打從三歲在紅磡土瓜灣一帶生活,熟悉得只要嗅到氣味,都能知道是那一家店舖,但隨著老化了的建築物拆卸,換上了新裝,近年走過,卻是有種莫明的失落。
Hotel Sav就是在蕪湖街這舊街中佇立,在附近全是舊建築物中,更顯出特別的感覺,就如一班老人家中站立了一位年輕人。
Hotel Sav雖然並非是大型酒店,但餐廳Palette依然有自助餐供應。
海鮮
即開生蠔有兩款,分別是美國石蠔(右)及法國四季生蠔(左) ,前者肉質肥美,但蠔味稍淡,而後者肉帶甜味,餘韻比石蠔強得多了,根本無須下任何醬汁,細意感受一下蠔味更好,忍不住各自吃了半打。
要回本當然要從海鮮下手,Seafood Station 提供了日本松葉蟹腳、波士頓龍蝦、澳洲塔斯曼尼亞青口、加拿大翡翠螺及龍蝦鉗,而且當晚是源源不絕的refill,所以並未有人龍出現,大家不愁吃不到,半開龍蝦已看到充滿了蝦膏,夠肥美,但稍嫌肉質未夠嫩;加拿大翡翠螺體形夠大,吃起來煙韌有彈性;其他的海鮮都不會令人失望,在海鮮與生蠔區走一轉,相信已經半飽了。
刺身
刺身吧有三文魚、八爪魚、吞拿魚、油甘魚及玉子,無疑都是大路貨色,但解凍程序不錯,取了三文魚及八爪魚試試,都沒有討厭的雪味,但胃納還是留給其他食物吧。
Carving station
有羊架及牛供應,但望落似乎太熟了,不感興趣,個人還是喜歡帶血絲的肉質。
個人一向不太理會熱葷,因為覺得是充撐場面的角色,但細看一下,有幾款還是值得推薦的。
麻辣雞煲雞肉不會粗糙,的確有麻辣的辛勁,可以的話,不妨配點白飯,風味更佳。
西班牙黑毛豬叉燒肥肉位不多,咬落稍甜,但肉味卻是比平常的豐厚得多。
古法炆蘿蔔牛筋腩炆得又稔又入味,牛筋位咬斷都毫不費力。
在中西兩款湯中周打魚湯很滑溜,亦很鮮甜,而蓮藕章魚湯火喉十足,章魚味很幽香,當是家庭湯水都不錯。
沙律
餐廳在自行調配的沙律吧提供了水耕有機蔬菜,誠意度十足,但在下是食肉獸,對素食者相信是一個喜訊。
甜品
老實說,款式真的不少,馬卡龍當然吸引,有芝麻、芒果、綠茶、草莓及咖啡等口味,但可能不是老本行,外層未夠脆,還可以更好。
日本和果子一口一件很方便,柔韌富彈性。
芒果布丁及荔枝啫喱最喜歡,清清甜甜的,越食越想食。
朋友取了什莓紫蘿蘭慕絲蛋糕、蜜糖杏仁餅及中式桂圓紅棗冰糖燉雪耳,聽說都可以一試。
還有小朋友天地的朱古力噴泉,有得玩有得食。
壓軸當然是哈根大師的朱古力、草莓、香草及曲奇四款口味雪糕,吃完已經飽到上心口。
嚴格而言,水準的確不錯,以附近居民作主力顧客,亦走啱了路線,至少不用跑到老尖或黃埔,穿起外套就可以慢慢享受,難怪當晚的部份客人,都是穿得比較銜坊一點。